上星期分享了一篇關於我自身體態改變的文章,受到很多朋友私下詢問,希望我能將過程說得更詳細一點。常聽人說三分練七分吃,所以這篇文我會聊關於飲食方面的小心得。(我的方式都是跟朋友交流,還有網路上查詢得知,如果有錯誤的地方,歡迎隨時指教,讓我們一起成長。沒拍新照舊照擋著先。)
第一、【體重機】:我一開始是先買一台可以量體脂肪的體重機,然後每天固定一個時間點量,這樣差異比較不會太大。當然每天量出來的體重都會不太一樣,這很正常,所以我會用七天的數據來抓一個平均體重,當作參考依據。
第二、【算出你的TDEE(每日總消耗熱量)】:網路上搜尋有很多可使用,將身高、體重、年齡等數據輸入之後,就能算出來你的TDEE是多少。要減脂,就是要製造熱量缺口,所以我們會吃得比TDEE少個一百~三百卡,當然這只是建議,沒有一定,如果你都吃到減三百卡一個多月了,體重還是沒什麼變化,那你該做的〝不是繼續減少熱量〞,而是〝想辦法多消耗一點熱量〞。提高你的訓練量是不錯的選擇,吃低於自己基礎代謝甚至不吃東西,只會讓你代謝變的更低而已。
第三、【電子秤跟計算熱量的APP】:下載好之後就可以開始過著計算熱量的日子,當然我跟你都不是要比賽,不用吃得這麼精準跟細膩, 這會讓大家壓力都很大。我通常會在前一天晚上設定好我隔天要吃什麼,然後有時候少吃個五十或多吃個一百卡也無傷大雅,身體不會因為你今天少吃了五十或多吃了一百,隔天你就會變得很胖或超瘦,重點是持續的堅持下去,才會漸漸達到效果。
第四、【營養素的分配】:減脂期間,因為我從事阻力訓練也就是重訓,擔心肌肉流失,所以我攝取的蛋白質會高一點,大約是體重乘1.8~2.5之間,例如我78公斤,我就會攝取78*2 等於156克的蛋白質,一克的蛋白質有四卡熱量,所以156*4等於624卡,將TDEE扣掉624卡,剩下的熱量就可以分配給碳水跟脂肪,比例建議碳水30~40%,脂肪15~35%,其實空間是滿大的。(一克碳水跟蛋白質都是四卡,脂肪是九卡。)
第五、【選擇健康的食物來源】:很多人會有疑問說,既然算熱量就好,那把鹹酥雞、炸雞排、手搖飲料的熱量算好,還不是一樣可以大吃特吃?〝當然不可以〞。一杯手搖飲料內含好幾十顆方糖,熱量可逼三~四百多卡,而且成分容易造成脂肪堆積,還不如把這四百卡的扣打,拿來吃肉、蔬菜加上一碗糙米飯跟水果,均衡的營養素分配,除了吃得飽之外,更容易維持健康的體態。
燕麥片、牛奶、雞蛋、綠色蔬菜、雞胸肉、鮭魚、堅果、香蕉、酪梨、初榨橄欖油、無醣優格、地瓜、番茄等等,都是在我飲食菜單很常出現的常客,對了,每天攝取適當的綜合維他命、魚油等,也很重要。
第六、【體態或健康】:有人會說,胖子有錯嗎?胖就是醜嗎?當然不是,每個人的美感跟追求的目標都不一樣,但追求健康,我想是人該堅持的一個方向。
而體態就像玩遊戲的時候,職業選擇會要你選戰士、法師、還是靈活度強的刺客或弓箭手,這幾種職業體態都不一樣,因此訓練的方式也會有所不同。根據你自身選擇,來挑選主要訓練的運動,例如:「無氧、有氧、複合式、重訓、跑步、游泳、自行車都是很好的選擇。」
我個人追求是希望能變成戰士的模樣,所以我選擇依靠阻力訓練,也就是重訓來達到,但肌肉增長速度是非常緩慢的,以後在跟大家分享增肌期的心得。
很多女生都擔心重訓會變成金剛芭比,我真的要跟各位說,一點都不需要擔心,要〝練成金剛芭比的困難度是非常高的〞屬於選手階級,他們的飲食控制跟訓練計畫,連男生都無法撐下去,不是隨便吃一吃練一練,就能變成那樣的。
一般女生走重訓這條路,會變成金剛芭比機率非常低,但要脫離泡芙人軟綿綿的狀態,身體在陽光底下有線條、體態勻稱、穿衣好看,吃東西不易復胖的機率,將會非常高。
我知道很多人當上爸、媽之後,真的天天都很累,但人只要過了三十之後,肌肉就會逐年開始慢慢流失代謝也會開始下降,這也是為什麼年輕的時候,怎麼吃喝都不會胖,但邁入中年之後,連呼吸都會胖,就是因為缺乏運動跟正確的飲食觀念。
找出最能讓自己堅持下去的方式,將目標訂得更遠,計畫一個個慢慢來,不要因為短期看不出成效就灰心放棄,你不是氣球無法隨意的放大或縮小,
改變需要時間,時間需要你去堅持,加油了。
(這是很初步的觀念,真要細聊下去,又是好幾千字萬字的內容,也沒人會看。先有個觀念之後,未來看自己有什麼不足或疑惑的地方,多問多查詢,自然會進步。)